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臭氧具有很高的灭菌效率,但在污水消毒过程中,臭氧用量大,接触时间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含有很多污染物,如COD、NO2-N、色度、悬浮物等,这些污染物都消耗了臭氧层,降低了臭氧的灭菌能力。臭氧灭菌一定要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更经济有效。饮用水消毒臭氧发生器技术与污水的接触方式对臭氧用量和消毒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一、水质主要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NO2-氮、悬浮物和色度的臭氧消毒。
二、臭氧的用量和残留臭氧的量,在消毒过程中像余氯一样起着重要作用。饮用水消毒时,要求残留臭氧浓度为0.4mg/L,此时饮用水大肠菌群符合水质标准要求。污水消毒时,残留的臭氧只能短时间存在。比如二级出水消毒时,臭氧停留时间只有3-5分钟。除了少量的游离臭氧外,测得的残留臭氧还包括臭氧、过氧化物等氧化剂。水质好的时候,臭氧的游离含量高,消毒效果好。
三、接触时间:臭氧消毒所需的接触时间很短,但这个过程也受到水质因素的影响。另外,发现臭氧接触后的停留时间内消毒效果持续,臭氧在10分钟内有持续的消毒效果,但30分钟后不产生持续的消毒效果。
四、饮用水消毒臭氧发生器技术和污水接触方式也对消毒效果有影响。如果采用鼓泡法,气泡分散度越小,臭氧利用率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机械混合器、反螺旋混合器、射流混合器都有很好的混合效果,可以用来消毒污水中的臭氧,也可以用来消毒污水中的臭氧。
扫一扫 微信咨询
©2025 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1014954号-28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GoogleSitemap 总访问量:150096 管理登陆